衡阳市科学技术协会
今天是

当前页面: 首页 >  科协动态 > 

雁鸣衡阳 趣味科普丨中医药养生科普教育基地:在元宇宙里读懂百草的"健康密码"

发布时间:2025-08-08 来源:掌上衡阳、普及部

文╱图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许珂 视频╱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围 敖文景  


当《本草纲目》里的药材跳出书页,当《黄帝内经》的养生智慧变成可触摸的体验,走进中医药养生科普教育基地,你会恍然发现:那些看似古老的草药里,藏着太多被忽略的科学密码。


▲矩阵影院。

汉方百草科普中心就像一座会呼吸的“中药博物馆”,黄精、杜仲、淫羊藿等百余种药材在此自然生长。蹲下身观察黄精饱满的肉质根,讲解员会笑着揭开它“仙人余粮”的奥秘:“《抱朴子》说它‘久服轻身延年’,现代研究更精准——其多糖成分能调节免疫、延缓衰老,古人的经验早被科学验证。”旁边的杜仲更藏着巧思,树皮撕开时拉出的细密白丝,正是让它具备“补肝肾、强筋骨”功效的杜仲胶,如今已成为改善骨质疏松的临床用药依据。


▲帛书。

“百草攻略”互动游戏藏着硬核知识:用手摸紫苏叶,背面的绒毛能分泌挥发油,这是它“解表散寒”的秘密;凑近闻薄荷的清凉味,来自其中的薄荷脑,能刺激皮肤神经末梢产生冷感,所以能提神醒脑。连小朋友都能在玩闹中记住:中药的“四气五味”(寒热温凉、酸苦甘辛咸),原来是古人对药材功效最朴素的科学总结。

岐黄太学研学中心的5G+元宇宙技术,让抽象的中医理论从古籍里“走”出来。这里创新将传统中医药辨药、配药、制药等知识与现代AR、VR等数字技术结合,通过“云上药园”和非遗工坊,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:炮制药材时,能看到苍术经炒制后,挥发油含量从1.5%降至0.8%(减少胃肠刺激),而有效成分苍术素保留率达90%(确保药效),直观理解“炮制减毒增效”的化学原理;加工香囊时,系统会演示薄荷脑、藿香油如何干扰蚊子的嗅觉受体,使其无法定位人体,这就是“驱蚊香囊”比化学药剂更温和的科学逻辑。


▲医经典籍。

在中医药数字探秘馆里,湖南首个沉浸式中医药典故浮雕正在上演“裸眼3D大片”。从“伏羲制九针”对应远古时代对经络穴位的探索(现代医学已证实穴位处神经末梢密集),到“神农尝百草”体现古人对药材毒性的筛选(如乌头含乌头碱,需炮制减毒);从汉代中医药学的兴盛,到现代古汉传承的坚守,光影流转间,游客仿佛置身中医药发展的时光长廊。


▲皮影。

元宇宙技术更让千年文化“活”起来:马王堆汉墓出土的《五十二病方》中,“用青蒿治疟”的记载,与现代提取青蒿素的抗疟机制形成跨越两千年的呼应;古汉养生精的绿色智能制造流程通过数字孪生全程可见,“国家秘密技术”“中华老字号”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的标签不再是冰冷的文字,而成为可感知的传承脉络。

▲养生方。

13米弧长的5D穹幕影院里,50个动感座椅正带着游客“穿越千年”。时而置身神农架的药草丛,时而站在古代药铺的柜台前,这场沉浸式体验让中医药文化有了触手可及的温度。

逛累了,就到药膳体验馆歇歇脚,品尝舌尖上的非遗——古汉药膳。同时,了解食物的药用价值和养生功效,静静感受“轻煮时光慢煮茶”的中医养生意境。

▲汉代街市。

在袅袅药香中,你会读懂这场科普之旅最动人的启示:中医药从不是模糊的“玄学”,而是古人用数千年经验沉淀的生命科学。从铜锅古法到元宇宙技术,从辨识百草到DIY药膳,每个细节都在诉说:那些长在山间的草药,写在古籍里的方子,其实一直是我们身边最亲近的健康智慧——它们的“密码”,正等着我们用现代科学一一破译。

版权所有:衡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制作:衡阳市数据局 地址:衡阳市迎宾路7号

联系电话:0734-8839801 传真:0734-8839801 网站标识码:4304000038 网站地图

备案序号: 湘ICP备18012858号-2

湘公网安备 43040802000074号